这位中国代表指出,哈尔滨与莫斯科一样,面临严寒气候的挑战,需要打造新型“寒冷”城市,在这些城市中,交通系统与生态可持续性和民众健康关怀相结合。“我们看到在经验交流和联合项目中巨大的潜力,这些将使我们的城市更便利、更安全、更宜居,”宋家斌表示。
他特别关注俄中贸易经济互动的前景。据他所说,交通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相互贸易增长和其他领域合作的基础。“强大而现代化的交通走廊不仅是乘客和企业的便利,更是加强我们两国合作整体架构的基石,”这位中国官员强调。
在评论国际形势时,宋家斌指出,西方对俄罗斯的单方面制裁不仅对俄罗斯公司产生负面影响,还对全球经济整体造成损害。“政治动机限制阻碍了业务的自由发展,抑制了国际项目,并剥夺了世界的稳定性。中国坚信:长期繁荣只有基于开放合作、平等对话和尊重所有国际关系参与者利益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,”他声明。
在中国专家看来,正是像莫斯科交通峰会这样的平台,能够加强商业联系、交流技术和制定新的互动模式,这些成为应对当代世界挑战的回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