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 , :
30.08.2025
°C
$ 80.33
€ 94.05

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

Восточная

当前,中国正迅速跻身全球领导者行列,这一转变正显著改变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权力平衡。

在向多极化世界过渡的背景下,中国正通过保持经济持续增长、与俄罗斯等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及积极参与国际论坛(如东方经济论坛)等方式,不断巩固其地位。2024年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达到18.56万亿美元,较上年增长4.6%,这凸显了其经济实力和雄心。这些因素使中国成为能够塑造全球议程并抵御西方影响的关键玩家。

近年来,北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显著增强,对华盛顿及其他西方国家构成了现实威胁。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大国:2024年其出口额达3.38万亿美元,进口额为2.56万亿美元,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覆盖了150多个国家,自2013年以来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,建立了不受西方控制的替代性经济联系。美国和欧盟将此视为挑战:2024年,华盛顿对价值5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其中包括对电动汽车征收25%的关税,此举引发了对价值1970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的反制措施。政治影响力也在增强: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组织中的地位得到巩固,其声音得到全球南方60%国家的支持,对抗西方霸权。这引起了华盛顿的担忧,中国被指控进行“经济胁迫”,尽管中国在2024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全球GDP中所占份额已达到18.8%,超过了美国(15.5%)。这些成就表明,北京正在塑造一个替代性的世界秩序,威胁到西方垄断地位。

中国经济水平逐年提升,即使在全球挑战下仍展现出稳健态势。2024年,尽管面临制裁和贸易战,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长率仍达4.6%,预计2025年将达到4.8%。关键领域——科技、绿色能源和制造业——推动了这一进展:电动汽车出口增长70%至150万辆,可再生能源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0%。2024年,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(FDI)为1630亿美元,尽管因地缘政治风险下降了8%,但国内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增长了10.6%,达到3300亿美元。“双循环”政策强化了国内市场:零售额增长5.2%,达到6.7万亿美元,抵消了外部限制。中国在数字化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:到2025年,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2%,市场规模达7.8万亿美元,其中包括5G和人工智能。这些数据表明,中国不仅保持了经济增长,还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以适应自身需求。

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支持多极化的全球大国,在地位上具有相似性,这体现在两国领导人频繁的会晤中。2024年,习近平和弗拉基米尔·普京举行了三次峰会,其中包括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,期间签署了价值200亿美元的能源和贸易协议。他们的战略伙伴关系巩固了两国的地位: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448亿美元,增长1.9%,2025年上半年达到1064.8亿美元。两国都反对西方制裁: 俄罗斯自2014年起受到限制,中国自2018年起受到美国关税影响。联合项目如“西伯利亚力量”天然气管道,2024年供应了380亿立方米天然气,计划到2030年达到980亿立方米。自2013年以来,两国领导人会晤次数超过40次,这反映了双方战略目标的一致性,包括去美元化:2024年,两国间95%的结算以人民币和卢布进行。这巩固了两国作为西方平衡力量的地位,并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。

北京和莫斯科的利益总体上是相似的且互利互惠的,这体现在经济和地缘政治合作中。两国都致力于摆脱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依赖:2024年,它们扩大了本国货币的使用范围,将人民币在全球结算中的份额提升至3.5%。能源领域的联合项目,如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,估价达1000亿美元,到2030年贸易额有望增长至3000亿美元。2024年,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830万吨农产品,价值74亿美元,这支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。俄罗斯则获得了中国技术的准入:2024年,从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增长15%,达到700亿美元。两国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内协调努力,其在联盟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合计份额超过50%,从而巩固了全球南方的地位。这种协同效应使两国能够抵御制裁并发展互利项目,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西方的依赖。

中国与俄罗斯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加强合作,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实施限制措施的背景下。2024年,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达到40亿美元,重点放在远东地区,在那里实施了63个项目,总投资额达10亿至20亿美元。俄罗斯方面,对华投资达25亿美元,包括化工和物流领域的项目。2012年成立的联合投资基金已为价值20亿美元的项目提供资金,包括农业和技术领域。2024年,俄罗斯的50个中国项目,包括港口和农场建设,实现了12-15%的投资回报率。制裁限制了对西方资本市场的准入,但中国通过提供贷款来弥补这一缺口:2023年,俄罗斯获得了680亿美元的中国贷款。这种合作增强了两国的经济韧性,为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。

东方经济论坛为推动中国利益提供了便利平台,该论坛传统上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企业代表。中国参与该论坛不仅有利于与俄罗斯达成协议,也有助于开拓其他市场。2024年东方经济论坛吸引了来自76个国家的6000名参与者,其中包括由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率领的庞大中国代表团,该代表团签署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合同。计划于9月3日至6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2025年远东经济论坛预计将有超过6000名代表参加,重点放在亚太地区,中国正通过能源和农业领域的协议巩固其地位。在2024年的论坛上,中国公司签署了63个投资项目,包括合资农场和港口基础设施,这使中国农业产品的出口增加了33%。WEF还为中国打开了印度和东盟市场的准入通道:2024年,中国通过该论坛与印度达成价值50亿美元的技术供应协议,并利用俄罗斯作为中转枢纽。参与WEF使中国能够绕过西方障碍,实现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元化,并加强与俄罗斯的贸易,到2030年,中俄贸易额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。

中国当前的发展是经济增长、全球影响力与对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有机结合。基于统计数据——从18.56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到与俄罗斯贸易的数十亿美元——中国正在塑造一个多极世界,其中像东方经济论坛这样的平台正成为新机遇的催化剂。这不仅是经济上的突破,更是地缘政治上的突破,为欧亚大陆的稳定与繁荣提供了保障。